
2016年1月25日,一家人懷著未知,來到沖繩。沒有資產,沒有長遠規劃。只是相信,我們去到那裏也能夠生活下去。




2020年1月25日, 四年之後,我們有自己的事業青潛, 拿到了日本永住權, 更加第一次置業。四年前,沒有辦法想像今天所擁有的。




今年,爸爸又再一次與死亡擦身而過,以爲老毛病惡化,腫瘤突然間增生。醫生說有其他可能性, 但需要先行觀察, 一個半月後才能作詳細掃描。檢查結果,只是輕微肺炎…(不是現在那一種傳染性肺炎)。11月底被告知這個可能是惡性腫瘤, 每天真的只能強顏歡笑。直至有一天,突然間想通了,心情開始轉好。但在醫院量度血壓,仍然比正常高很多… (本來已經想好, 如果確診, 馬上找一個週末去台灣旅行幾天, 之後再做手術)。現在沒有藉口去… 唔…. 爸爸覺得需要一個慶祝旅行!




我們公司青潛進入第三年,在這流動量極大的行業, 我們 大部份員工在來年夏天也會回來,放心很多。(因為年輕人,有機會一定先到處跑!)
上年去了澳洲留學的Long,今年也回來,(其實…聽到這個消息我們真的很雀躍)。公司有一兩個員工甚至私下跟我們說,這間公司令他們上班很開心。很大程度歸功於我們的經理 Vivian。




現在,每天詢問移居的人比旅遊事項更多!我們更被未徵詢同意下利用作宣傳… 也不知道是好嬲定好笑… 這代表我們能帶出正面的影響✌?。
我們看見,很多人用不正當手法打劫這些想移民的人,為了造成生意,說話避重就輕,資料不盡不實。所以構思起製作影片講解日本移居思維以及撰寫置業文章(置業影片正在製作中)。了解到,YouTuber 背後的辛酸,不是在鏡頭面前說兩句便成功。
2019年,4/5月份那個時候香港仍然未發生反送中運動和721事件。香港蘋果日報訪問媽媽,為什麼要離開香港。媽媽回答說,社會上的不合常理,官商勾結…. 我不懂得和女兒解釋,不想這麼小便讓她接觸這個社會的殘酷。想不到,到了年底,不合理的事情已經成為常態?。








年三十晚肺炎大爆發,香港好像成為收容港收容港。
?武漢與及周邊城市封城,香港免費開放來往大陸的珠港澳大橋免費通車。?大陸強制市民戴口罩,澳門有勸喻市民戴口罩。香港衛生署高官卻告訴市民,正常社交不用佩戴口罩…. 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理解這些"常態"。
我們也只能夠自求多福。一切的不合常理行為,苦了前線醫護人員和市民。 謝謝你們! (高層應該在外地郊遊中,例如香港行政長官,她仍然未回香港。)








因為搬家,女兒Mia 又再一次轉學校(hmmm…. 幼稚園開始已經第六間!), 幸好她的適應能力超強,第一天已經找到朋友。幾天之後,我家後院已經成為她們的放學新據點,大家只要有空就會來到門口"叮噹"找我家肥妹仔玩。
我們體會到,上年紀的小朋友,也需要穩定的社交生活。父母如我們也不能夠太過自私。(爸爸:不可以請假去旅行!至少不可以那麼多….)








居住在這一個社區,才真正感受到日劇中的情節。車子少,放學,放假,小朋友獨自互相到訪。如果不在家,去到社區公園便會找到認識的人玩。公園和學校有揚聲器,社區報時信號響起,小朋友便會自動回家!很想航拍這個情況。一定很像掃地機械人~自動回充電站。




但是居住在日本也不是沒有煩惱。今年,我們真真正體會到日本的稅率⋯⋯消費稅今年加到10%,公司營業額繳稅,個人入息稅,村民稅等等,這些負擔一點也不輕。我們最覺得無理是遺產稅,需要繳交50%!生前已經繳稅,死後還再次被徵收稅款!怪不得很多日本人逗留在香港不想回日本,因為香港不用繳付遺產稅。
在日本,旅遊消費其實不高,但是居住成本着實不低?。因為很多是事前沒有料到什費。最常見是,頭一兩年免稅,但當你已經習慣了,費用才出現… 這個其實好很恐怖!創業的尤其要注意!
但是如果和我們一樣沒有大野心,只想簡單的生活, 沖繩仍然是最好的選擇! 比較隨便的生活文化, 沒有那麼拘謹。




所以即是在日本買房子很大機會虧本,我們也願意購買,我們用身體投下誠實的一票,希望繼續留在沖繩。
今天是大年初一, 最緊要↕" 進 寶 招 "!台灣已經有了。香港有可能嗎?身體健康!九月香港見!



